女神節到來🪛,東華管院校友會祝福每一位女性🧚🏻♂️,節日快樂🧘🏿!
在這個特殊的日子,我們很榮幸地邀請了香格裏拉集團中國區薪酬福利負責人賴欣(07級企業管理校友)接受采訪,從職場女性的視角帶來“她”的校友故事。


職場中的性別問題似乎一直被關註著。
在工作中,我的感覺是性別其實越來越弱化了👍🏻。女性天生在某些方面是有優勢的🧖🏽♂️。比如,相對於男性更加地resilience (有彈性和恢復力)🚒。遇到沖突或者打擊等情況時👨🏻🦳,男性可能會比較受挫,但是我覺得大多數女性在這方面比男性表現的柔韌性更好🤹🏼♂️。柔韌性表現在幾方面🧑🦲:一方面是面對事情可能不會那麽直接🧜🏿♂️,而是選擇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🕗,也有可能當受到一些打擊時能夠快速恢復過來;另一方面♖🧑🏼🚀,女性在溝通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相對占優勢。當然,職場上女性也面臨挑戰🔼,比如天然的女性會有生育周期。在當今政策趨勢下,雖然職場中的性別歧視的問題已逐漸被解決🐘,在女性“三期(孕期🎉、產期、哺乳期)”期間,也不會有任何待遇上的降低🌴。但在此期間甚至在此之後,女性的部分專註力不可避免地會從工作上轉移開☝🏿。
我了解到👩🏼⚕️,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重視提倡和挖掘女性領導力🍱。
比如我之前所在公司有專門的團隊經常組織職場女性主題的探討💪,有些公司會特別關註職級晉升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,註意性別平衡。這些體現了社會對女性的職業發展越來越關註,這是好事情。

HR的工作內容主要有幾部分的分工,包括招聘🧑🏻🎤🧑🏿🚒、薪酬福利、培訓、員工關系等。這幾部分的特點和差異比較明顯,比如負責培訓的工作性質相對積極,員工一般是很樂意學習新東西的,而我負責的薪酬福利就可以說是比較直面人性了。
報考大學的時候🫲🏼,我曾經想過學醫,但是學醫畢竟要動刀子。而我作為HR👨🏿💻,現在經常要說“不”𓀍,雖然不像醫生那樣直接動刀👩🦯➡️,但也非常需要強大的內心🤲🏽。
在溝通的過程,我需要盡量站在對方立場和角度去理解,保持著一顆同理心,但是我更要堅持職業中的原則,規則就是規則,不是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”一味地迎合。
有時候HR需要比較強勢,避免做出一些讓步,因為人的心理是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,一旦為一個員工讓步,其他員工也會提出同樣的要求。
有可能坐在你面前的談話是你關系非常要好的同事🎏,而你需要站在HR的立場和他談離職🤵🏻♀️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心理必須非常強大。

我比較欣賞有目標、有責任心的人♐️。
當下,尤其是年輕人🤷🏼♀️,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麽。如果你有目標的話,不管目標是什麽,你已經贏了很多人了。一旦交給你一個事情🧗🏿👩🏿⚖️,必須要有責任感🧞,而不是我馬上要下班了就不做了,或者說做完就算了🧈,至於做的怎麽樣,跟我沒有關系🤳🏼。這是不行的。英文有一個詞叫engage,就是說要專註在這件事情裏面🤸🏻♂️👩🏼🦱。
當然🤶🏼,聰明的人往往容易浮躁,他覺得自己做這些瑣事屈才😚,但這很常見。一個人既知道自己要什麽,又願意去做一些可能回報暫時不是那麽高的一些事情🧜🏻♀️,確實很難。往往有想法的人心氣比較浮躁➿,總是今天想做的這個明天想做那個。
因此“腳踏實地,仰望星空”是很寶貴的特質🥷。
面試中,作為HR🏢,我首先會考察一個人加入某家公司的動機是什麽⛏。是因為在上一家公司呆不下去而走?還是為了個人追求等等🧑🎤。第二個要考察的是思維方式🚽。判斷應聘者思路是否清晰,是否富有邏輯👵🏻。還有一點是判斷性格。一是要看應聘者和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否相符;二是看應聘者和他將來的匯報的對象(即直線經理)兩人性格是否適合。當然,具體的面試方式還要因人而異。

TO年輕人:一🏋️♀️、對世界永葆熱情和好奇心🤸🏿,順勢而為,不要“躺平”。
TO女性👩🏿🍳:實現人格的獨立⛹🏿♂️、經濟的獨立👨🏿🍼。堅定自己的方向♗,不被他人左右。
訪談整理:劉珂鈺💆🏿♀️、劉暢
圖片:齊少薇 訪談者提供;
訪談策劃:丁偉
訪談會務準備:何梓萌